被卡脖子的不仅只有光刻机,还有EDA 世界最新
在科技领域,如果光刻机认为是卡脖子,那么EDA卡的则是头。
(资料图)
我们常听到28nm、14nm、7nm这些芯片的工艺制程,本质是晶体管宽度。一块芯片由无数的晶体管组成,晶体管密度越高,芯片性能越强。行业一直在做的就是缩小晶体管体积。制程越先进,芯片结构越复杂,以iPhone12的处理器A14为例,它采用5nm工艺,这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就集成了118亿个晶体管,工程师必须使用EDA软件将每一个晶体管设计出来。
EDA类似制图用的Photoshop,它不但能设计芯片,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——仿真测试。 芯片生产前要“流片”,就是试生产几十片。流片成本动辄上千万美元,制造厂必须通过EDA进行仿真测试,确认芯片功耗、噪声、散热、静电等都没问题才能流片,否则可能承担上千万损失。
所以没有EDA,就不可能设计、制造出芯片。
正是因为EDA对芯片行业的重要性,引发西方国家两度对我国发起技术封锁。
第一次,在建国初期。巴黎统筹委员会对中国实行禁运,中国买不到最新EDA软件。
国家拿出两弹一星的精神,动员17个单位、200多名专家、花4年开发了中国第一个EDA——“熊猫系统”,成功反击西方。
可惜由于海外巨头的打压,国产EDA犹如昙花一现,随后沉寂了十五年。
这两年,美国为了阻止中国芯片发展,对关于GAAFET结构芯片的EDA软件实施管控,GAAFET是2nm芯片必须用到的技术,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很可能设计不了2nm芯片。
EDA是国产芯片最薄弱的一环,Mentor Graphics、Synopsys、Cadence三个西方公司包办全球EDA80%市场,国产软件不足10%,拿住它就拿住国产芯片的命门。
这次我国还能顺利反击吗?
先来看国产EDA和国外的两大差距:一个是技术差距,国内领先的是华为的14nmEDA软件,而国外已经能够设计5nm制程的芯片。EDA软件的更新迭代都需要晶圆厂实时反馈的数据,中国要想做出7nmEDA软件国内也要有能生产7nm芯片的工厂,而大陆目前最先进的芯片工艺是14nm,所以越往更先进的制程走会越困难。
另一个是,产品覆盖度不够全。芯片设计全流程涉及十几种EDA,目前国产EDA大概只能覆盖60%~65%,中国EDA企业也没法像海外巨头那样靠收购快速完善EDA 产品。
EDA不是单靠资金投入就能取得重大研究进展的领域,因此即使中国现在想赶上,也需要很长时间和整个行业的协同发展。
标签: